师永伟:君子文化的大众走向

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选择
2019-04-04   作者:师永伟   点击量:2737
【字体:

编者按: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师永伟的文章《君子文化的大众走向: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选择》发表在4月2日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将其主要观点予以摘编,以飨读者。


由儒家思想浸润和涵养的君子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揭示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具体运用与规范。发挥君子文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使其走向大众,而在大众与君子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公共阐释就是可供选择的理论之一。

君子文化及其大众走向

“君子”一词由来已久,虽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但其内涵和文化构成却随历史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西周时期,“君子”特指当时社会中的贵族和执政者。至春秋末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君子从原始的身份指向改造为道德指向,其所指代的范围也扩展至卿大夫中具有高尚道德的这一类群体。唐宋以后,在佛教思想的刺激下,君子从中汲取了慈悲、悯人等人文思想。近代以来,爱国为民、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等品质成为君子文化的新注脚。

由君子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君子的内涵演变,还是其社会文化意义,无不凸显着君子文化走向大众的趋势。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实践基础与基本原则

近些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挖掘,君子文化也受到关注,逐渐走向市井,进一步推动君子文化走向大众的实践基础更加坚实。

首先,有关君子文化的通俗读物的出版,把深奥、不易理解的君子文化,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本,实现了雅俗共赏。其次,关于君子文化的理论文章和学术论坛不断展开。最后,设立了君子文化研究机构。

一种以实践为指向的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可以概括为:阐释者以君子文化形成过程中普遍的历史前提为立足点,以大文化观的范围为阐释对象,以公共理性为边界约束,且是可公度的、辩证的有效阐释。从中可看出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

一是理性原则。二是澄明性原则。三是超越性原则。四是建构性原则。五是反思性原则。六是辩证性原则。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深入推进

君子文化不仅是一种理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行动哲学”,推进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时空维度来讲。既要做到对文化范围内阐释对象的资源整合,又要注意阐释理论在空间适应主体上的不断拓宽。

其次,从理用关系来讲。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公共阐释理论的一种实践应用,既要把握公共阐释理论,也要注重君子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

最后,从推进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主体角度来讲,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参与,主要包括个体、学界、国家三者。

对待传统文化,冯友兰提出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方法。君子文化与公共阐释的结合就是“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有机融合。现阶段的君子文化公共阐释虽然只是一个开端和尝试,仅具有一定的症候学意义,但这既为君子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公共阐释理论提供了实践检验与反思的空间。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相应整理摘编,如需阅读原文,请至“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