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
2008-10-14
来源:历史与考古所
【字体:大 中 小】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9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省巩义市举行,会议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办公厅、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政协巩义市委员会承办。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第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台办、河南省有关部门、郑州市和巩义市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广西、贵州、四川、湖北、山东、陕西、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内蒙古、海南、云南、河南等21个省市,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各界代表近30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53篇。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围绕该主题共选取85篇论文入选论文集,内容涉及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河洛文化现代化、河洛文化具体事象研究等六个方面。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4篇,具体为:台湾张履端《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美国高百之《分子人类学亦证明闽南及客家人源自河洛》、程有为《永嘉南渡与河洛文化的南传》、李立新《试论从中原到闽台的人神异化》、吴碧英《闽台文化的共同本质与地域特色》、李乔《古代河南移民福建史略》、黄英湖《中州姓氏的入闽及其发展衍变》、吕清玉《闽台姓氏大多数来自中原》、许竟成和许步超合著的《豫闽台姓氏一脉相承》、李龙海《中原陈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迁徙》、陈建魁《中原林姓的南迁及其在闽台的兴盛》、李玲玲《河洛地区三代青铜文明与福建青铜文明的比较研究》、卢广森《洛学向东南沿海传播的渠道》、陈榕三《从闽台交通工具看河洛文明影响》。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4篇,具体为:廖开顺《论客家河洛姓氏寻根对客家文化重构的意义》、徐金星《对客家人“根在河洛”若干相关问题的探索》、张留见《浅论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任崇岳《论客家人与台湾暨海外的关系》、张新斌《试论客家先民首次大规模南迁纪念地的确立》、龚国光《河洛农耕文明与赣地客家农耕文明》、林作尧《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康红蕾《论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常巧章和王援朝合著的《从客家土楼建筑看河洛文化印记》、雷弯山和钟美英合著的《客家话是河洛话与畲语互动的产物》、赵晓芬《畲族文化中的河洛意识》、马来西亚房汉佳和林韶华合著的《砂拉越古晋的客家族群与客家公会》、胡日光《河洛文化与客家精神之养成和影响》、李龙《湖湘地区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浅探》。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区地域文化关系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0篇,具体为:郭胜强和李雪山的《鸟虫书与商代文字——从字形演变看河洛文化的南迁轨迹》、马来西亚李雄之《根系河洛的马来西亚血缘性组织》、薛瑞泽《周代河洛地区与晋南地区的交流》、陈良军《河洛文化与楚文化之比较》、晏春莲《从道教透视河洛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陈绍辉《试论河洛文化对楚文化的主源性影响》、贾海燕《略论河洛与荆楚两地中医学的交流与发展》、孙君恒和孙平合著的《荆楚文化与河洛文化差异论》、施由明《论中原移民与庐陵文化的历史形成》、廖江《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以江头洲村爱莲文化为例》。河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有18篇,具体为 :李绍连《河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明》、台湾杨祥麟《河洛文化之延播》、台湾谢魁源《从“读册”、“来去”等闽南语语汇见证河洛汉语之古老》、台湾卢博文《河洛文化•无远弗届》、章秀霞《商周甲骨文记载中的“河”与“洛”》、台湾葛建业《炎黄文化与中国道统》、台湾林国雄《“自然”概念的历史解读与新儒学自然论》、巴西西蒙娜•德拉图尔和凯文•德拉图尔合著的《<易经>——早期儒家的形上学与意识进化学》、台湾张仁杰《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探源》、香港胡谭光《<洪范>释义》、任炳潭和杨懿楠合著的《<太极图>索源》、刘玉娥《“河图”、“洛书”与<周易>》、陈奥菲《略论河洛原生性道治文化》、黄黎星《两汉时期的河洛<易>学》、崔波《易学家荀爽的哲学思想》、张乾元《<河图>中的象数义理探析》、卫绍生《<河图><洛书>与两宋易图论略》、杨翰卿《邵雍与宋代象数易哲学简论》。关于河洛文化现代化应用研究的相关论文有9篇,分别为:台湾曹尚斌《中华文化道统嬗变与台湾文化兴替》、韩国孙兴彻《儒学的人文精神和领导力》、台湾吕继增《论河洛文化与祖国信念的认同》、唐金培《河洛民俗文化根源性及其当代价值》、郭艳《河洛文化创新与新时期河南精神》、台湾高双印《从光复台湾略论岳飞“民族英雄”的定位——以台湾宜兰岳飞庙保存民族精神为例》、台湾傅允中《执两用中话一统》、席红霞和田华丽合著的《河洛文化与国家统一大业》、刘保亮《河洛文学研究的现状反思与文化取向》。关于河洛文化具体事象研究的相关论文有20篇,分别为:香港何祥荣《从建安诗赋看邺都的艺术意向与邺下文人的主体意识》、李德方和王华珍合著的《从黄帝“洛汭祭天”追寻黄帝踪迹》、刘文学《论黄帝在河洛地区所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马世之《河洛地区的伏羲女娲史迹》、日本冈本光生《古代河南的牧畜——关于<论语•子路>篇的直躬故事》、蔡运章和朱郑慧合著的《汉魏洛阳故城早期城址的营建及其数理意义》、李彩霞和郭康松合著的《论河洛诗歌对<诗经>的贡献》、陈习刚《古代河洛地区的葡萄文化》、王保国和邵宗波合著的《贾谊与西汉封建正统文化的建构》、黄宛峰《魏晋南北朝的“洛中人”与南北文化冲突》、张富春《论佛教信仰的中土化与世俗化——以北朝河洛地区佛教造像记所见祈福求贵信仰为例》、王永宽《洛口仓及历代仓廪述要》、毛阳光《中亚移民与唐代洛阳城市生活》、葛景春《杜甫、韩愈对河洛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台湾王甦《濂洛三子诗赏析》、徐春燕《从<歧路灯>看18世纪河洛地区的商人》、王玉德《河洛孝道第一人吕维祺》、方酉生《巩义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汤淑君《从历史遗迹、遗物看巩义河洛文化遗绪的辉煌》、王振江和贺宝石等合著的《根在河洛——试论巩义在河洛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另外因论文选题或时间延误等原因未能收入论文集的论文还有68篇,主要有陈干华《广东汉乐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浅见》、梁德新《刍论程旼与梅州客家先民的南迁》、李永翘和茹建敏合著的《客家之光——真正的爱国大画家张善子》、陈伯强《论<周易>的和谐观》、汤漳平和许晶《简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郑建光《闽学对三明文化的意义》、姚才刚《顾炎武的“耻德”观及其现代价值》、黄莹《客家民俗的楚文化因子》、王同海和郭福亮合著的《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赵秀琴《试论河南省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特征——兼论洛阳的历史与文化》、蔡靖泉《“成王定鼎于郏鄏”与洛邑的历史地位》、杨昶《元代“四书”学著述举要》、陈文华《河洛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姚璐甲《<巩县志>中家园意识之探析》、朱石平《河洛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焦砚《<河•洛>概说》和《易经是易学不是科学》、徐基和刘嘉玉合著的《简论“庄园文化”》、杨天才《福州镇海楼考论》、王梅堂《元代河南籍文人对蒙古帝王的文化影响》、赵安民《吸纳河洛精华,惠泽湖湘文化——从杜甫“诗圣”个案看地域文化关系》、曹胜高《论东汉洛阳城的布局与营造思想——以班固等人的记述为中心》、赵中国《邵雍先天学的两个层面:象数学与本体论—兼论朱熹对邵雍先天学的误读》、何卓然《试论黄帝时代的人口》、郭崇华《河洛乃道家之源》、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新论》、 张剑和孟昭芝合著的《古都洛阳在东周时期的历史地位》、张纯俭《汉代洛阳经学述略》、史善刚和董延寿合著的《河图洛书源流考》、温玉成《洛阳宗教大事年表》、刘国城《论老子——河洛文化的北斗星及思想的现实价值》、陈国均《河图洛书研究》、王士祥《王者都洛与河洛文化的盛衰》、韩高良《浅析刘禹锡的哲学贡献》、高黛英《从明清祭祀类建筑遗存看中原文化的普世精神》、吴风池《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张兰花《庄子是中国“梦象艺术”的创始人》、高建立《二程哲学与佛学》、田冰和张玉娟合著的《明清河南乡贤祠的教化功能》、李晓燕《从文化互动看汉魏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欧广远《论河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王保仁和张新月合著的《黄河南岸巩义段古文化遗址浅析》、于长君《论河洛文化》、席彦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对河洛文化的传承》、张保玲《河洛与闽台同根又同源》、崔景明《论道家思想的伦理意蕴》、曹尚斌《台湾与河洛文化之渊源》《孔学扬芬》和《殷伏启圣,多难兴邦》、葛建业《民主幻觉与实质民主》、韩燕《关于在日本的殷(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史小考》、李畊《韵话“天、地、人”》、吕清玉《加强闽台客家文化交流,大力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和《台湾传统文化之根在中原》、余粮才《渭河流域民间伏羲、女娲信仰探析》、党宾《北宋皇陵选址和建筑布局问题调查分析新论》、苏海洋《论<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卢明辉《试论“河洛文化”对蒙元尊孔崇儒及汉法的影响》、宋豫秦《客家人民族性格特质及原因分析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同一性》、赵华富《三论徽州文化之根在中原——新安理学的来源及其在徽学中的地位》、刘清《道家“上善若谷”》、尹全海《豫闽台两岸三地寻根文化的基础与特征》、刘玉珍《河洛文化的传播》、陈隆文《西晋客家河洛先祖南迁路线考》、赵振《二程语录与宋代洛学的传播》、王记录《汤斌<洛学编>研究》、方伟《河洛文化在当下的价值转换》、苏国圣《历代名人研究周易、历代大儒易注与易之流派》、张凤武和雷霆合著的《<周易>与<诗经>比较略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具体承办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学术筹备工作,包括研讨会论文集的编写、参会学者的联系和组织以及会议材料的准备等,在张锐院长和赵保佑副院长的带领下,共有16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程有为、张新斌、卫绍生三位研究员作了大会发言。张锐院长在开幕式主席台上就座,并做了精彩发言。
9月23日上午9点,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巩义市迎宾馆二楼大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主持。郑州市常委、巩义市委书记王小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锐,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分别致辞。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对河洛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河洛文化的研究现状,河洛文化研究的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为河洛文化研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张锐院长在致辞中除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预祝会议成功外,还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河洛文化研究中所做的各项工作。
开幕式之后,与会学者在上午下半时进行了第一次大会发言,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主持,共有5位学者做了发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锐主持下午的第二次大会发言,共有13位学者做了发言。9月24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康百万庄园、河洛汇流处、北魏石窟、杜甫陵园等巩义名胜。下午进行了第三次大会发言,由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主持,共有11位学者做了发言。在两天的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这一主题,对河洛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洛文化与闽台姓氏、河洛文化与相关区域文化的关系、河洛文化与河图洛书、周易八卦以及巩义市与河洛文化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9月24日下午5点,大会举行闭幕式。首先由工作人员宣读《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纪要》,就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
一、河洛文化以其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河图洛书为代表的众多物质文化原创地的根源地位、三代之居帝都之区的政治地位、八方辐辏的正统地位、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母体和渊薮。闽台文化作为从河洛文化中分衍而促生的新的地域文化,从历史、语言、风俗、姓氏、宗教和民间信仰以至社会生活、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河洛文化中找到渊源和根脉,因此,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是源与流、本与脉的关系。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归宿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宣传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在今天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并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华姓氏主要起源于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河洛地区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因而河南就成为了中华姓氏的主要起源地。研究表明,约占全球华人85%以上的中华姓氏起源于河南。闽台一带先民主要是从河洛地区辗转迁徙而去的,对此,无论是史志文献还是家乘谱牒都有明确记载:中原汉人的南迁,河洛地区是出发地,光州固始是集散地,闽赣粤地区是目的地。因而闽台地域的很多人和侨居海外的华人,至今还自称“河洛郎”,自豪地宣称“根在河洛”,河洛故土是自己先祖的血脉之壤。
三、从史前和有史以来直到北宋数千年间,河洛一带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河洛文化包括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夏商周三代文明、以及此后的老学、庄学、儒学、墨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与佛教文化等等;河洛地区产生的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文字、城市、青铜器等重要创制发明代表了先进的中华文明。此外,在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中,已隐藏着中华民族精神起源的密码。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根植于中原大地,源发于河洛故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和科学认识,世人才由衷的赞叹,河洛一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四、黄河、洛水交汇处位于巩义市的洛汭,这里是传说中的“太极图”的发源地,黄帝修坛沉壁受河图洛书、尧舜禅让举行大典、太康失国其昆弟作《五子之歌》、成汤伐夏桀誓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河洛交汇处的洛汭神都山,可以视为河洛文化之源的标志地之一。建议巩义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洛汭神都山进行科学规划,修建河洛文化之源的标志性建筑,并积极予以推介,争取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同,为“河洛郎”和海外华人提供一处寻根谒祖的圣地。
五、会议决定,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
会议纪要宣读完毕之后,与会专家学者一致鼓掌通过。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承办方代表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平顶山市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概况,并诚挚地邀请与会专家届时与会。最后,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作了总结讲话,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第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台办、河南省有关部门、郑州市和巩义市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广西、贵州、四川、湖北、山东、陕西、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内蒙古、海南、云南、河南等21个省市,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各界代表近30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53篇。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围绕该主题共选取85篇论文入选论文集,内容涉及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河洛文化现代化、河洛文化具体事象研究等六个方面。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4篇,具体为:台湾张履端《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美国高百之《分子人类学亦证明闽南及客家人源自河洛》、程有为《永嘉南渡与河洛文化的南传》、李立新《试论从中原到闽台的人神异化》、吴碧英《闽台文化的共同本质与地域特色》、李乔《古代河南移民福建史略》、黄英湖《中州姓氏的入闽及其发展衍变》、吕清玉《闽台姓氏大多数来自中原》、许竟成和许步超合著的《豫闽台姓氏一脉相承》、李龙海《中原陈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迁徙》、陈建魁《中原林姓的南迁及其在闽台的兴盛》、李玲玲《河洛地区三代青铜文明与福建青铜文明的比较研究》、卢广森《洛学向东南沿海传播的渠道》、陈榕三《从闽台交通工具看河洛文明影响》。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4篇,具体为:廖开顺《论客家河洛姓氏寻根对客家文化重构的意义》、徐金星《对客家人“根在河洛”若干相关问题的探索》、张留见《浅论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任崇岳《论客家人与台湾暨海外的关系》、张新斌《试论客家先民首次大规模南迁纪念地的确立》、龚国光《河洛农耕文明与赣地客家农耕文明》、林作尧《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康红蕾《论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常巧章和王援朝合著的《从客家土楼建筑看河洛文化印记》、雷弯山和钟美英合著的《客家话是河洛话与畲语互动的产物》、赵晓芬《畲族文化中的河洛意识》、马来西亚房汉佳和林韶华合著的《砂拉越古晋的客家族群与客家公会》、胡日光《河洛文化与客家精神之养成和影响》、李龙《湖湘地区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浅探》。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区地域文化关系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0篇,具体为:郭胜强和李雪山的《鸟虫书与商代文字——从字形演变看河洛文化的南迁轨迹》、马来西亚李雄之《根系河洛的马来西亚血缘性组织》、薛瑞泽《周代河洛地区与晋南地区的交流》、陈良军《河洛文化与楚文化之比较》、晏春莲《从道教透视河洛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陈绍辉《试论河洛文化对楚文化的主源性影响》、贾海燕《略论河洛与荆楚两地中医学的交流与发展》、孙君恒和孙平合著的《荆楚文化与河洛文化差异论》、施由明《论中原移民与庐陵文化的历史形成》、廖江《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以江头洲村爱莲文化为例》。河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有18篇,具体为 :李绍连《河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明》、台湾杨祥麟《河洛文化之延播》、台湾谢魁源《从“读册”、“来去”等闽南语语汇见证河洛汉语之古老》、台湾卢博文《河洛文化•无远弗届》、章秀霞《商周甲骨文记载中的“河”与“洛”》、台湾葛建业《炎黄文化与中国道统》、台湾林国雄《“自然”概念的历史解读与新儒学自然论》、巴西西蒙娜•德拉图尔和凯文•德拉图尔合著的《<易经>——早期儒家的形上学与意识进化学》、台湾张仁杰《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探源》、香港胡谭光《<洪范>释义》、任炳潭和杨懿楠合著的《<太极图>索源》、刘玉娥《“河图”、“洛书”与<周易>》、陈奥菲《略论河洛原生性道治文化》、黄黎星《两汉时期的河洛<易>学》、崔波《易学家荀爽的哲学思想》、张乾元《<河图>中的象数义理探析》、卫绍生《<河图><洛书>与两宋易图论略》、杨翰卿《邵雍与宋代象数易哲学简论》。关于河洛文化现代化应用研究的相关论文有9篇,分别为:台湾曹尚斌《中华文化道统嬗变与台湾文化兴替》、韩国孙兴彻《儒学的人文精神和领导力》、台湾吕继增《论河洛文化与祖国信念的认同》、唐金培《河洛民俗文化根源性及其当代价值》、郭艳《河洛文化创新与新时期河南精神》、台湾高双印《从光复台湾略论岳飞“民族英雄”的定位——以台湾宜兰岳飞庙保存民族精神为例》、台湾傅允中《执两用中话一统》、席红霞和田华丽合著的《河洛文化与国家统一大业》、刘保亮《河洛文学研究的现状反思与文化取向》。关于河洛文化具体事象研究的相关论文有20篇,分别为:香港何祥荣《从建安诗赋看邺都的艺术意向与邺下文人的主体意识》、李德方和王华珍合著的《从黄帝“洛汭祭天”追寻黄帝踪迹》、刘文学《论黄帝在河洛地区所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马世之《河洛地区的伏羲女娲史迹》、日本冈本光生《古代河南的牧畜——关于<论语•子路>篇的直躬故事》、蔡运章和朱郑慧合著的《汉魏洛阳故城早期城址的营建及其数理意义》、李彩霞和郭康松合著的《论河洛诗歌对<诗经>的贡献》、陈习刚《古代河洛地区的葡萄文化》、王保国和邵宗波合著的《贾谊与西汉封建正统文化的建构》、黄宛峰《魏晋南北朝的“洛中人”与南北文化冲突》、张富春《论佛教信仰的中土化与世俗化——以北朝河洛地区佛教造像记所见祈福求贵信仰为例》、王永宽《洛口仓及历代仓廪述要》、毛阳光《中亚移民与唐代洛阳城市生活》、葛景春《杜甫、韩愈对河洛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台湾王甦《濂洛三子诗赏析》、徐春燕《从<歧路灯>看18世纪河洛地区的商人》、王玉德《河洛孝道第一人吕维祺》、方酉生《巩义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汤淑君《从历史遗迹、遗物看巩义河洛文化遗绪的辉煌》、王振江和贺宝石等合著的《根在河洛——试论巩义在河洛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另外因论文选题或时间延误等原因未能收入论文集的论文还有68篇,主要有陈干华《广东汉乐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浅见》、梁德新《刍论程旼与梅州客家先民的南迁》、李永翘和茹建敏合著的《客家之光——真正的爱国大画家张善子》、陈伯强《论<周易>的和谐观》、汤漳平和许晶《简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郑建光《闽学对三明文化的意义》、姚才刚《顾炎武的“耻德”观及其现代价值》、黄莹《客家民俗的楚文化因子》、王同海和郭福亮合著的《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赵秀琴《试论河南省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特征——兼论洛阳的历史与文化》、蔡靖泉《“成王定鼎于郏鄏”与洛邑的历史地位》、杨昶《元代“四书”学著述举要》、陈文华《河洛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姚璐甲《<巩县志>中家园意识之探析》、朱石平《河洛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焦砚《<河•洛>概说》和《易经是易学不是科学》、徐基和刘嘉玉合著的《简论“庄园文化”》、杨天才《福州镇海楼考论》、王梅堂《元代河南籍文人对蒙古帝王的文化影响》、赵安民《吸纳河洛精华,惠泽湖湘文化——从杜甫“诗圣”个案看地域文化关系》、曹胜高《论东汉洛阳城的布局与营造思想——以班固等人的记述为中心》、赵中国《邵雍先天学的两个层面:象数学与本体论—兼论朱熹对邵雍先天学的误读》、何卓然《试论黄帝时代的人口》、郭崇华《河洛乃道家之源》、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新论》、 张剑和孟昭芝合著的《古都洛阳在东周时期的历史地位》、张纯俭《汉代洛阳经学述略》、史善刚和董延寿合著的《河图洛书源流考》、温玉成《洛阳宗教大事年表》、刘国城《论老子——河洛文化的北斗星及思想的现实价值》、陈国均《河图洛书研究》、王士祥《王者都洛与河洛文化的盛衰》、韩高良《浅析刘禹锡的哲学贡献》、高黛英《从明清祭祀类建筑遗存看中原文化的普世精神》、吴风池《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张兰花《庄子是中国“梦象艺术”的创始人》、高建立《二程哲学与佛学》、田冰和张玉娟合著的《明清河南乡贤祠的教化功能》、李晓燕《从文化互动看汉魏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欧广远《论河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王保仁和张新月合著的《黄河南岸巩义段古文化遗址浅析》、于长君《论河洛文化》、席彦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对河洛文化的传承》、张保玲《河洛与闽台同根又同源》、崔景明《论道家思想的伦理意蕴》、曹尚斌《台湾与河洛文化之渊源》《孔学扬芬》和《殷伏启圣,多难兴邦》、葛建业《民主幻觉与实质民主》、韩燕《关于在日本的殷(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史小考》、李畊《韵话“天、地、人”》、吕清玉《加强闽台客家文化交流,大力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和《台湾传统文化之根在中原》、余粮才《渭河流域民间伏羲、女娲信仰探析》、党宾《北宋皇陵选址和建筑布局问题调查分析新论》、苏海洋《论<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卢明辉《试论“河洛文化”对蒙元尊孔崇儒及汉法的影响》、宋豫秦《客家人民族性格特质及原因分析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同一性》、赵华富《三论徽州文化之根在中原——新安理学的来源及其在徽学中的地位》、刘清《道家“上善若谷”》、尹全海《豫闽台两岸三地寻根文化的基础与特征》、刘玉珍《河洛文化的传播》、陈隆文《西晋客家河洛先祖南迁路线考》、赵振《二程语录与宋代洛学的传播》、王记录《汤斌<洛学编>研究》、方伟《河洛文化在当下的价值转换》、苏国圣《历代名人研究周易、历代大儒易注与易之流派》、张凤武和雷霆合著的《<周易>与<诗经>比较略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具体承办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学术筹备工作,包括研讨会论文集的编写、参会学者的联系和组织以及会议材料的准备等,在张锐院长和赵保佑副院长的带领下,共有16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程有为、张新斌、卫绍生三位研究员作了大会发言。张锐院长在开幕式主席台上就座,并做了精彩发言。
9月23日上午9点,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巩义市迎宾馆二楼大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主持。郑州市常委、巩义市委书记王小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锐,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分别致辞。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对河洛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河洛文化的研究现状,河洛文化研究的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为河洛文化研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张锐院长在致辞中除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预祝会议成功外,还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河洛文化研究中所做的各项工作。
开幕式之后,与会学者在上午下半时进行了第一次大会发言,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主持,共有5位学者做了发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锐主持下午的第二次大会发言,共有13位学者做了发言。9月24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康百万庄园、河洛汇流处、北魏石窟、杜甫陵园等巩义名胜。下午进行了第三次大会发言,由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主持,共有11位学者做了发言。在两天的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这一主题,对河洛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洛文化与闽台姓氏、河洛文化与相关区域文化的关系、河洛文化与河图洛书、周易八卦以及巩义市与河洛文化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9月24日下午5点,大会举行闭幕式。首先由工作人员宣读《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纪要》,就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
一、河洛文化以其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河图洛书为代表的众多物质文化原创地的根源地位、三代之居帝都之区的政治地位、八方辐辏的正统地位、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母体和渊薮。闽台文化作为从河洛文化中分衍而促生的新的地域文化,从历史、语言、风俗、姓氏、宗教和民间信仰以至社会生活、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河洛文化中找到渊源和根脉,因此,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是源与流、本与脉的关系。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归宿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宣传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在今天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并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华姓氏主要起源于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河洛地区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因而河南就成为了中华姓氏的主要起源地。研究表明,约占全球华人85%以上的中华姓氏起源于河南。闽台一带先民主要是从河洛地区辗转迁徙而去的,对此,无论是史志文献还是家乘谱牒都有明确记载:中原汉人的南迁,河洛地区是出发地,光州固始是集散地,闽赣粤地区是目的地。因而闽台地域的很多人和侨居海外的华人,至今还自称“河洛郎”,自豪地宣称“根在河洛”,河洛故土是自己先祖的血脉之壤。
三、从史前和有史以来直到北宋数千年间,河洛一带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河洛文化包括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夏商周三代文明、以及此后的老学、庄学、儒学、墨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与佛教文化等等;河洛地区产生的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文字、城市、青铜器等重要创制发明代表了先进的中华文明。此外,在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中,已隐藏着中华民族精神起源的密码。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根植于中原大地,源发于河洛故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和科学认识,世人才由衷的赞叹,河洛一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四、黄河、洛水交汇处位于巩义市的洛汭,这里是传说中的“太极图”的发源地,黄帝修坛沉壁受河图洛书、尧舜禅让举行大典、太康失国其昆弟作《五子之歌》、成汤伐夏桀誓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河洛交汇处的洛汭神都山,可以视为河洛文化之源的标志地之一。建议巩义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洛汭神都山进行科学规划,修建河洛文化之源的标志性建筑,并积极予以推介,争取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同,为“河洛郎”和海外华人提供一处寻根谒祖的圣地。
五、会议决定,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
会议纪要宣读完毕之后,与会专家学者一致鼓掌通过。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承办方代表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平顶山市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概况,并诚挚地邀请与会专家届时与会。最后,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作了总结讲话,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