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与新启示
2008-11-26
作者:张新斌
【字体:大 中 小】
一、本次论坛的主要特点
1.省内与省外专家的互动。本次论坛的参加者大多为河南及河南河务局的研究者,但是也邀请了省外的代表性单位及作者参与论坛的研讨。如清华大学的马吉明教授,水利部水利文协的李宗新会长,水利部减灾中心的徐海亮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的胡方博士,河海大学的姚明、王如高博士等。这些单位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如陕西师大在历史地理,尤其是黄河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具有权威性。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则是水利工程研究方面的骨干单位。有这些骨干单位的前沿成果参与学术交流,对于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局内与系统研究成果的互动。本次论坛的主要作者,为工作在河南河务局一线的同志,涉及河南局的各个二级局,以及基层局,很多成果都是大家多年来的切身体会与感受。但是,黄河是个大的系统,不仅自上游至下游,涉及若干相关单位与省份,也与其他流域的水利部门有更多的借鉴与联系。因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作者,如袁仲翔、林观海、胡志扬、侯全亮、王继和、薛华、刘红宾、刘伟、岳镇军等均提交了论文,尤其是胡一三先生也提交了黄河史研究的新成果,反映黄委会研究者参与的热情。山东河务局张光义、张春利等,水利部海委漳卫南局靳怀堾,均提交了相关成果,说明黄河文化研究,是联结河南黄河河务局与水利系统的纽带,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深入到这一研究之中。
3.业内与业外研究者的互动。经过两次论坛,在黄河文化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队伍。一方面是河务局内部的研究力量,大家实现了关注当代黄河的治理,到注意总结历代黄河治理经验的转变;由关注当代治黄技术的发展,到以人文角度研究黄河的转变。这对于提升业内队伍的整体水平,大有益处。另一方面,是省内各高校、科研单位从事黄河文化的研究力量。这支队伍,分散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地,以具有代表性的黄河文化研究会为主体,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即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骨干,形成了以河南省社科院为代表的社科研究机构;以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院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河南博物院,以及洛阳、开封等地文博机构为代表的文物单位,三大研究队伍。今年,河南省社科院的程有为研究员等,出版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张新斌研究员等出版了《济水与河济文明》两部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专著,是我省黄河文化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因此,业内与业外的互动,对于黄河文化的研究,也是大有意义的。
4.人文学科与自然科技两大学科的互动。黄河研究,涉及人文与自然两大学科的推动。在以往的研究中,黄河研究多涉及水利、工程、地质、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大家更多地是从现代科技的角度研究黄河,从人定胜天的角度去改造黄河。从本次论坛可以看出,人文黄河成为自然与人文两大学科关注黄河的切入点。大家从更宏观、更高地角度去认知黄河与黄河文化。作为治黄专家,黄河水利委员会原副总工程师胡一三教授,河南黄河河务局原局长王渭泾教授的成果,反映了黄河人从宏观角度认知黄河变迁与治理新规律的成果。而更多的人文学科的专家,则从历史地理、古代历史、史前考古、水利专史、古代文学、文博遗产、经济社会等角度认识黄河、诠释黄河,并赋予黄河全新的意义。
5.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的互动。宏观研究的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牛玉国教授所作的《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推进“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主题报告。这个报告是当代黄河与历史黄河,工程黄河与人文黄河研究的最新成果。报告指出:黄河文化具有先导性、开放性、“多源一体”性三个特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黄河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标志,黄河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文化是推进黄河治理开发的智力源泉和精神动力。在以黄河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河南黄河工程、经济、文化和生态“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的阐释中,提出了黄河正处在由害变利的转型期,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因此,一是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桥梁和纽带作用,把“黄河与河南论坛”打造成宣传黄河、建设黄河的一张名片,努力赢得全社会对河南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广泛支持。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河南黄河治理方略研究,发展好治河文化。三是要以规划为龙头、创新为动力、项目为载体,切实把文化建设落实到黄河工程建设中,发展好黄河工程文化。四是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水资源支撑,发展好黄河经济文化。五是要以建设生态黄河为目标和切入点,发展好黄河生态文化。六是要结合黄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好黄河旅游文化。大家齐心协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黄河文化,综合治理开发黄河,为让黄河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而努力奋斗。
在宏观研究方面,涉及水文化建设,大黄河与黄河大文化,黄河母亲、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形成,黄河治乱与历代王朝的兴衰,黄河文明与黄河治理等。在微观方面,涉及黄河分支济水、河洛,及黄河诗歌、黄河号子等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黄河治理,黄河与各地经济的发展等。可以说,涵盖了黄河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
二、本次论坛的主要收获
1. 黄河文明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宏观研究方面,张放涛认为黄河之所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关键是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生命,黄河赋予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精神,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家园,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繁荣的经济。李玉洁认为文明如果以城市、金属、文字三项为标志的话,华夏文明最早在黄河流域形成,形成的时间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袁仲翔认为,“黄河宁,天下平”形象地揭示了黄河安宁与社会稳定规律性的关系,黄河治理与历代王朝兴衰有着关键联系。林观海、胡志扬认为,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五大古都的由来与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微观研究方面,张纯成认为黄河文明中心在周至北宋不断转移,与气候有关。气候温暖时,中心转移到中游;气候寒冷时,则中心向中下游转移。轩辕彦、徐海亮认为,大禹治水反映了统一国家的存在。治水的成功,也是华夏文明进程的必然。靳怀堾认为,大禹治水包括凿山导水、播九河、尽力乎沟洫,大禹治水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诞生了许多科技发明与创造。徐金星认为,洛阳为“天下之中”,史前文化传承有序,最早进入文明时代,为“王者之里”与大中原的核心部位,也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王星光认为,黄河郑州段的特点为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郑州商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黄河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 黄河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综合研究方面,张新斌认为大黄河包含了变迁多次的古今黄河,也包括了与黄河水系关系密切的济、淮、海水系。黄河大文化,则应包括以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北京五大古都为代表的黄河大文化。赵俊娥、岳利萍认为黄河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古代与现代之分。其内涵可分为载体文化、行为方式、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饶志国则从历史的角度,充分揭示了黄河文化的历史演变和作用并展望其前景。张光义、张春利等认为黄河文化的功能有引导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传播功能。其特点为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流域性与区域性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黄河文化的内容体系有历史文化、组织文化、工程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载体。薛华认为黄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核心文化。其特点是地域的中间性、政治的中心性、经济的主体性。河洛文化则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文化,具有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四个特点。要在黄河博物馆新馆中加大对黄河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展示力度。马吉明则从原始崇拜,以水为盛;英雄崇拜,始于治水;率性为道,惠及诸子;赋水以德,垂为世范;大音大象,民族之魂等方面,论证了水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在专题研究方面,杨作龙在对黄帝史迹考证的基础上,提出黄帝在河洛地区青要山建都发展的观点。李德方、李斐认为,洛阳妯娌遗址中出土的大石璧,年代推定为距今4900年,当为黄帝时代的遗物。高有鹏认为黄河上游地区民间文化以游牧文化为背景,中游地区以神庙遗迹为典型,下游地区以海洋文化为依托。刘涛则提出了“文学”与“黄河”是黄河文学的二个要件,并对黄河文学的现状进行了概述。王继和在对黄河号子收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号子为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姚明、王如高研究了黄河祭祀文化,并认为传承与弘扬黄河祭祀文化为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轮驱动。赵炜认为历史上形成的经典的治河语录,总结了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经验,体现了敢于实践、勇于献身的黄河精神。刘红宾、刘伟从盛唐诗篇关于黄河的描述中,看到了黄河宁静致远、人水和谐、奔腾恣肆的气象。彭立新在对怀川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怀川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分支,与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怀川文化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容。侯全亮研究了黄河的桥梁文化,提出黄河是古代桥梁的摇篮,黄河桥梁是飘扬在新世纪的文明纽带,是现代桥梁发展的见证。张玉芳、龚晰认为隋唐时期河洛地区仓储业发达的基础是农业与漕运的发达。梁丽、肖磊认为黄河哺育的中原名人包含名满天下的帝王、辅佐有功的贤相名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等,是黄河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
3.黄河变迁与治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黄河变迁研究方面,王渭泾以3000年前的环境与3000年以来环境研究为基础,对黄河河道变迁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对治河方略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程有为对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采取有力措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具体方略。岳镇军、吕洪予等对历史时期黄河侵淮与夺淮进行了研究,认为黄河长期夺淮,对黄淮平原的淤积负面影响较大,但对平原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胡方认为正是由于黄河及其支流的沟通作用,才使伊洛盆地、沁河冲积平原和黄河第一级冲积扇等河洛文化核心区的各个地理单元形成一个整体,使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更具有统一性。陈隆文通过对黄河水患的研究,分析了历代商丘城址的变迁。张维华认为济水有南、北二条,发源于荥阳的南济水后被黄河水兼并,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黄河治理研究方面,戴庞海研究了北宋对汴河的治理措施,其当代启示是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理方法,动用军队参与治河。王永宽研究了元代贾鲁治河的历史功绩,并认为治理汴河也是贾鲁的重要贡献。胡一三对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四任总理河道的史实进行研究,而束水攻沙是潘氏解决黄河泥沙的基本方针。张文安对明清时期郑州的河患与治理进行研究,提出了郑州黄河水患的五大原因,并指出了当时黄河治理的缺陷。杨保红对武陟的“御坝”碑进行考证,指出“御坝”的确切指向为钉船帮大坝,出现的时间为清雍正二年(1724)二、三月间,其位置在秦厂以上。赵天义在对历代治河的史实梳理之后,提出当代要认真作好防汛工作,要减缓“二级悬河”的发展,要协调共治、和谐发展。张正明认为历代治河地图包括有水系图、河道图、漕区图、水利专著附图等。当代则为地形图,专题地图与一揽性地图,著述中的地图以及地图集。这些地图在治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边鹏等认为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黄河治理与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夏亦鸣亦就治河与争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4. 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黄河文化资源利用的研究方面,许韶立提出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三条标准,认为嘉应观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并提出了以嘉应观为分界线的旅游开发设想。林彦春、李杲对黄河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强调黄河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与黄河精神的内涵相结合。邓红认为,黄河博物馆是宣传黄河文化的窗口。
在黄河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方面,耿新杰认为开封的黄河文化资源丰富,要以生态游作为开封黄河资源开发的抓手。程存虎认为,洛阳对黄河水资源有大量需求,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快现有引黄工程的开发力度,严格执行商业用水的审批制度,使黄河水造福于洛阳。齐长征认为黄河与濮阳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要加强堤防建设与管理,继续完善河道整治工程,最大限度发挥黄河水资源的效益,为濮阳的发展再立新功。刘玉娥、蒋武生等认为,黄河对封丘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也是封丘农民致富的重要环节。杨玲、蒋胜军等认为,郑州生态建设均与黄河关系密切,要立足自身,打好基础;强化宣传,加强沟通;形成共识,完善机制,促进黄河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和谐有序。任海波、祖士保等认为,河南沿黄城市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特色明显,要整合资源,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作为沿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去抓。戴松成提出开办“小浪底黄河市长论坛”的构想,将“1493”理论框架,作为论坛的根本宗旨,并提出了论坛实施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本次论坛的主要启示
1.以论坛为平台研究弘扬黄河文化。“黄河与河南”论坛已举办两届,也已经成为河南黄河河务局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以专题研讨推动黄河与河南关系的深入研究。要以黄河人所应有的大黄河的胸怀,要有文明传承者的历史使命感,不断推动黄河文化研究走上新的台阶,将论坛办成在国内较有影响的黄河文化的高端论坛。
2.要以专门的机构凝聚黄河文化研究的力量。黄河文化的研究队伍,分布在不同单位与不同系统。目前我省有两个黄河文化的专门机构,一是在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黄河文化研究会,该社团成立十余年来,凝聚了全省各地、各个部门黄河文化研究的力量,2008年换届并在武陟举办了“黄河文化高层论坛”,会长为省政协副主席袁祖亮教授,秘书处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有办刊达60余期的会刊《黄河文化》(内资)。二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专职人员15人,兼职研究人员26人,已出版多种成果,并有专刊《黄河论坛》(内部发行)。“黄河与河南”论坛,要与这两个机构对接,以便整合力量,加强联系,成为与专门机构沟通的学术平台。
3. 以重要课题为切入点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研究的水平。以黄河为主的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如段友文主持的“黄河中下游家庭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研究”,黄正林主持的“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等。我省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有,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主持的“黄河与传统科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199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程有为研究员主持的“黄河中下游水利史”,河南省社科院张新斌研究员主持的“济水与早期河济关系研究”(1999)、“黄淮的历史变迁与两大流域文化的互动”(2008)等。河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招标项目有高有鹏教授主持的“黄河流域民间文化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李玉洁教授主持的“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等。这些课题,大部分已结项,有的已正式出版了学术专著。可以说,这些课题对于提升黄河文化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水利部或黄委会也要进行黄河文化研究的课题设计与招标,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河南黄河河务局,也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相关课题的研究,使研究上档次,出精品。
4. 以学科交叉为纽带不断结出黄河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黄河问题,极为复杂,必须加大人文与自然两大学科的渗透,围绕黄河治理与变迁、黄河文化等专题,进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如对河图洛书中太极图案形成的机理研究,便是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最好例证。
总之,黄河文化的研讨在本次论坛的推动下已结出新的硕果,并将载入史册。
2008年11月28日大纲
2009年3月2日定稿
作者简介: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