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

2008-11-27   来源:《中州学刊》2008年第六期   作者:唐金培
【字体: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军民紧紧围绕对敌斗争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开展根据地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不仅对粉碎文化围剿、摧毁封建落后文化、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来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以及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拟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及其历史地位做一分析。

    一、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

    1.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参照苏联无产阶级专政模式建立革命政权的同时,鄂豫皖苏区军民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苏联文化工作的成功经验,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建设的崭新模式。根据地建立后,无论是新闻出版还是教材编写都无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依据;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无时无地不强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不仅印刷书籍、传单,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暴行。随着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迅速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来教育苏区广大的劳苦群众,这种巩固无产阶级在思想上的领导作用的教育,不但不妨害革命战争,而且也是革命战争伟大胜利的必要条件。”①

    2.以劳苦大众为主体。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各级苏维埃政府紧紧依靠各阶层劳苦大众,充分发挥他们在根据地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列宁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广泛组织识字班、平民夜校,迅速提高劳苦大众的文化水平,到处呈现出“子教父、媳教婆”的生动场面。在教育宣传过程中“用活生生的,那种能够说出群众血肉相关的宣传方式”②,使广大群众既能看得懂又能听得明白。男女老少都积极投身革命文化建设事业,纷纷学写革命标语、学唱革命歌曲、学演红色戏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以革命知识分子为骨干。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别山区,革命知识分子成了苏区文化建设的不可多得的文化人才。在边区,不少党政军领导人本身就是革命知识分子。他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鄂豫皖省委常委郑位三在百忙中创作《打倒国民党》、《大别山上红旗飘》等革命歌曲;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成仿吾撰写了《自由组织工农演讲所》、《识字运动周宣言》等文章,并亲自编写《识字运动歌》、《少先队队歌》、《童子团歌》等。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在临去世前还创作散文《木梓树》以鼓舞苏区人民的革命斗志。不少革命知识分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了大量反映根据地人民火热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歌谣、红色戏剧和革命诗词。如,商城红日剧团团长王霁初不仅创作《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曲调优美的革命歌曲,自编自导自演《穷人调》、《反动派吵嘴》、《送郎当红军》等扣人心弦的文艺节目,而且培养了廖赤健等一批新的文艺人才。

    4.以各级党和政府为主导。为了有效地开展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边区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都分别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31年8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要求建立和健全县区文化委员会并按期制定演讲大纲、提供有关演讲材料,同时还要在列宁小学附设讲演所;要普遍建立读报组、识字班、列宁室、俱乐部、宣讲室、游戏场等公共文化组织和设施。1932年5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制定的《文化教育问题决议案》(草案),使根据地人民进一步明确了开展革命文化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各种文化组织和文化设施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普及文化和培养文化人才的紧迫性。

    5.以服务革命战争为目标。鄂豫皖苏区发展文化教育、创办各种报刊、组织各种文艺演出都是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发展教育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为根据地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根据地的报纸“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报纸,是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③;苏区“俱乐部的一切工作都应当是为着动员群众来响应共产党和苏维埃每一号召的,都应当是为着革命战争,为着反对封建及资产阶级意识的战斗的”④。在当时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下,工会、农会、青年团、儿童团、妇女组织等开展的一切文化活动无一不是围绕着阶级斗争展开;写标语、喊口号、发传单、唱革命歌曲、演红色戏剧等无一不是对敌斗争的有效手段;列宁学校、俱乐部、舞台等都无一不是对敌斗争的重要平台。

    二、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成就

    1.文化教育卓有成效。根据地建立前的边区文化教育相当落后,能识文断字的人极少。到1931年冬,苏区的小学基本得到普及。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所列宁初级小学,每个县都有一所列宁高级小学。到1932年春,在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在新建立的根据地也很快达到70%以上。⑤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边区党和苏维埃政府还要求在乡机关驻地和列宁小学附近开办贫民夜校、识字班等各种业余补习学校,各村开办列宁班、读报班、演讲所等。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根据地人民对参加各种免费业余培训,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踊跃。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整个鄂豫皖苏区参加夜校等各种业余培训班学习的农民有30多万人,工人有2万多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指战员有24万人。⑥此外,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鄂豫皖区师范学校、鄂豫皖区财经学校等还为根据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

    2.新闻出版从无到有。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苏区的各类报刊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除中共鄂东特委的《血潮》(不久改为《英特纳雄耐尔》)、鄂豫边特委的《我们的路线》、鄂豫皖特委的《党内生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的《工农兵》(后改为《苏维埃》三日刊)等各级党政机关的报刊外,还有军队、工会、农会、青年团等社会团体的报刊,以及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报刊。据统计,当时苏区的各类报刊有四五十种。其中,《黄冈通讯》创办时间最早,《鄂东北通讯》出刊时间最长,商城县的报刊种类最多。中共商城县委于1930年出版《红日报》日报、《咆哮》旬刊,不久,《红日报》又分为《红日》五日刊、《红日》半月刊、《红日漫画》、《红日画刊》,共青团商城县委也开始出版《少年先锋》、《共产儿童》等报刊。在保证按时完成出版发行各级各类教科书和工农识字本的前提下,苏区政府领导下的各石印厂、印刷厂还积极出版发行《什么是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浅说》、《鄂豫皖革命歌曲集》等图书。这些报刊书籍在宣传党的方针、灌输马列主义理论、传播文化知识、鼓舞革命斗志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苏区军民在粉碎敌人军事“围剿”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建立文化团体,建设文化设施、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不断粉碎敌人的文化“围剿”。随着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在乡以上各级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学校、医院和红军团以上单位等普遍设立俱乐部,在行政村和红军连以上设立列宁室。俱乐部一般都有定期的讲演会、识字班、歌舞、演戏等活动;列宁室一般有识字、读报、时事讲座、歌咏、游戏等活动。文艺宣传队主要组织开展政治演讲、教唱歌曲、表演节目、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火线喊话等宣传活动。无论是临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宣传队队员都是宣传教育群众、瓦解分化敌人的骨干力量。一些爱好文艺的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还纷纷组织新剧团。一般新剧团都是业余艺术团体,只有县以上的新剧团才是专业剧团。其中,1930年春成立的商城“红日剧团”有演员20多人。⑦此外,还有一些规模不等的音乐队。其中,光山县弦南区第三乡音乐队是一支由张姓户族的吹打乐班改造而成的音乐队,除了在本县演出外还经常到黄安、麻城等县演出。文化宣传活动的广泛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使群众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教育。

    4.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大别山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当地群众不仅喜欢唱山歌、茶歌和各种小调,而且喜欢舞狮、舞龙、挑花篮、划旱船、跳花鼓灯等。根据地的巩固和土地革命的开展,大大激发了革命群众的创作热情。他们将传统民歌、小调填上新词、配上动作,载歌载舞,深受群众喜爱。如,《小放牛》、《八月桂花遍地开》、《扫盲歌》、《婚姻自由歌》、《送郎当红军》、《红军是咱救命人》等。据不完全统计,仅保存或流传至今的根据地革命歌谣就有1000多首。其中,《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作和最先唱响,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革命歌谣。此外,根据地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大量戏剧、舞蹈、对话、诗词、楹联、散文、漫画等文艺作品。其中,戏剧就有话剧(包括哑剧、街头剧、活报剧等)、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等。舞蹈方面,除当地的一些传统舞蹈和从著名音乐家黎锦晖编曲的《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演化而来的舞蹈外,“红日剧团”团长王霁初等人还根据现实需要改编或新编了《梅花落》、《歌唱苏维埃》等舞蹈。美术方面,在当时苏区各村镇的墙壁上、山边的石崖上都留下不少壁画和雕刻。至今保存下来的还有《打倒帝国主义》、《活捉岳维俊》等漫画。

    三、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历史地位

    1.摧毁了传统腐朽落后文化。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旗帜,毫不妥协地摧毁各种腐朽落后文化。过去许多农民家里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神主牌位,都换上了马克思、列宁的画像;曾经香火旺盛的宫观庙宇,都变作列宁学校的教室或办公场所。一时间,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宗教活动销声匿迹。边区党和政府要求学校教师必须是“无封建思想及宗教迷信者”、“有阶级觉悟,信仰共产主义者”。⑧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级组织先后运用行政手段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动群众铲除各种恶风陋俗。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早婚、童养媳等各种陋俗被废弃,穿耳、蓄发、缠足、束胸等各种陋习被革除,根据地社会风气为之大变。苏区妇女取得婚姻自由和生活自主后纷纷走向社会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革命前的大别山区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宗法社会,在强大的思想文化宣传攻势下,广大贫苦农民纷纷起来挣脱宗法思想和宗法制度的束缚,打破传统家族观念,打倒土豪劣绅。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宗法活动销声匿迹后,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急剧变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自尊自强、互敬互爱等蔚然成风。

    2.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粉碎敌人对苏区的文化围剿,宣传鼓励广大工农群众起来参加革命,支援红军上前线打敌人和巩固建设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一直把文化宣传教育作为推动革命事业前进的重要手段,“紧跟着工作任务或战斗任务而来的就有文艺活动的协同动作”⑨。在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下,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宣传。红军打到哪里,哪里就贴满了各种标语、宣传画和墙头诗;红军来到哪里,哪里就有嘹亮的革命歌声和慷慨激昂的革命讲演。文艺宣传队成了一支不拿枪的红军部队。几张小小的传单,几句俭朴的歌谣,几幅直白的标语,往往就能动摇敌人的意志,瓦解敌军的战斗力。敌人见到各式各样的革命报刊、标语和传单后心情浮躁不安。《穷人歌》、《探郎歌》、《白色士兵哗变歌》等革命歌谣的广为传唱,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瓦解敌人斗志、壮大红军声威的作用。在大别山区,到处都是母送子、妻送郎参加红军上前线的动人场面。“每逢红军与白军作战的时候,总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帮助红军,妨碍白军的行动。”⑩由于不少青年农民甚至青少年和妇女积极参加红军,红军和地方武装在战斗中减员较多的情况下也迅速发展壮大;由于苏区文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根据地在面对强敌封锁包围的险恶环境下也得到巩固发展。

    3.培育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观。在革命洪流的强烈冲击下,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更新,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在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中,广大文化宣传工作者,以极大的声势和规模,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帮助劳苦大众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使得他们原有的文化心理结构逐渐解体,新的文化因子不断增多。同时,苏区特有的社会制度、物质条件、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环境也有利于苏区特有的社会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形成。当他们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同时,也强烈要求精神文化上的解放,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有力而巧妙的革命宣传活动,使苏区群众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共产主义的思想观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制约着人们对社会文化的取舍态度和评价标准,构建起新的文化心理。”可以说,从红军到群众,从城镇到乡村,从大人到小孩都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教育。

    4.丰富了根据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别山区的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是与宗族的祭祀活动、迷信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过年过节唱戏还是耍龙灯、舞狮子,一般都是以一村或一族为单位在祠堂组织开展。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来了之后,这里的各项文化活动就成为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演戏、唱歌不再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是为了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巩固,各种文化宣传活动越来越活跃,各种演出活动越来越频繁。为了使自发的、分散的文化活动变成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革命政权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设立专门负责指导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发展革命文化事业的方针政策,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强调苏维埃文化教育工作要以提高群众参加战争的热情、加强群众的阶级教育为主要行动方针。由于各级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和革命群众的广泛参与,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俱乐部、列宁室遍及城乡和部队,各种报刊、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各种文艺宣传和演出活动广泛开展,不论是喧闹的城镇还是偏远的乡村到处都有文艺宣传队员的歌声和身影。

    5.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武器,摧毁乡村传统落后文化,建设革命新文化,既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过去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根据地建立以前,封闭的大别山区长期受封建文化禁锢,极少受到外界文化冲击,苏区固有的保守落后文化难以在短期内清除,加上马列主义这一外来形态的文化对苏区人民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群众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由于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宣传工作者充分利用具有民众特色的形式和手段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把同封建文化及其他剥削阶级文化的斗争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戏剧、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马列主义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赤色区域所有农民都尽唱革命歌,妇女、小孩没有一个不记得一两首来唱”,以致“随时随地都能听见革命的歌声,甚至连白色区域的妇女、小孩,也自然无顾忌的歌唱出来”。文艺宣传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此密切,革命文化的传播如此广泛,实在是开展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功劳。哪里开展过土地革命,哪里就播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种子。根据地文化建设无论是在革命文化艺术普及还是科学民主传播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注释

    ①洛甫:《论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斗争》1933年9月15日第26期。②③④⑨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71、265、34、268页。⑤⑥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4、465、477页。⑦⑧梁小岑等:《鄂豫皖苏区文化史料选编》,河南省革命文化史料征编室,1991年,第258、78页。⑩《鄂豫皖边界苏区概况》,《红旗周报》1931年5月10日第10期。叶春:《文化建设与苏区文化传统》,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