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

2011-03-23   来源:《中州学刊》2011第二期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字体: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河南科学发展的战略之举和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领域里的一场伟大革命,又是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而领导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只有加快实现领导方式转变,才能有力、有效、有机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在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行为素质,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果等,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观念转变是前提

    领导干部观念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所在。

    1.只有转变领导干部观念,才能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是主导,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责任。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需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目前有些领导干部虽口口声声称转变,但实际上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并不到位,在行动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原因仍然是发展观念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快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使领导干部尽快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只有转变领导干部观念,才能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能力。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全省上下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紧迫性,少些浮躁、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多些主动,使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上来,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立足河南实际,把握发展规律,抓住难得机遇,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

    3.只有转变领导干部观念,才能破除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存在“久推难转”、“转而不快”的问题,症结之一就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归根结蒂还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加快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和影响着体制机制创新的速度和力度,进而决定和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和力度。只有大力推动领导干部发展观念转变,才能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方式转变是基础

    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转变领导方式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

    1.转变领导方式,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当前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短缺和过度消耗已使部分传统产业陷入困境,如不尽快转变,势必严重影响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当代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指导工作,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转变领导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有力抓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否迅速,往往与当地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领导方式密切相关。正确的领导方式,能够尊重和充分利用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统筹协调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否则,就会挫伤各方面的积极性,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贯彻好、落实好,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发展内容上体现全面性,在发展过程上体现协调性,在发展环境和条件上体现可持续性,在发展方法上体现科学性,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做到认识上到位、决策上到位、方法上到位,才能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3.转变领导方式,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号召全党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法、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领导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基础,而改进、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只有广大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方法改进了,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才能真正实现。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作风转变是保障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有真抓实干、求实求效的工作作风做保障。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能否真正转变。

    1.转变领导作风,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1亿河南人民的福祉,是全省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法宝。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作风,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政策、措施变为全省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河南科学发展的进程,才能尽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伟大历史任务。

    2.转变领导作风,是克服形式主义、工作求实求效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求真务实贯穿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当前,在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思想不务实、作风不务实、工作不落实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引发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时有发生。因此,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要做到实事求是、想好再说、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只有讲真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坚持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积极改善政务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才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3.转变领导作风,是促使领导干部忠诚履职、干事创业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决定河南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重要抉择。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忠诚履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才能形成加快转变、克难攻坚的强大力量。因此,要转变那种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实效,只走过场的疲沓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只有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上,把工夫下在促进和谐上,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才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能力提升是关键

    实现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干部能力提升是关键。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至关重要的因素。

    1.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如果领导干部知识贫乏、认识肤浅、思路狭窄,就不能应对和处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就不可能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科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仅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2.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要务,迫切需要提升领导干部适应现代经济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统揽全局的思考能力、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公共交往的沟通能力、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只有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才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其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

    3.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是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实现河南振兴的需要。要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和提升尤其重要。目前河南经济在转变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如何实现河南经济发展的转型,如何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如何解决河南社会保障可持续问题,如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问题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找到答案。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就要看领导干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没有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就不可能有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深刻认识领导方式转变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总体战略,初步形成了加快转变、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自觉、工作上不主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领导方式和发展观念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主要表现是:

    (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出发点不端正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领导干部接受考验、经受锻炼、接受检验的重要时刻。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有偏差,单纯以GDP论英雄,一切规划、措施、方针、政策都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决策中,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不是从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是片面追求GDP,不讲质量和效益,忙于出政绩、急于树形象。其结果是一些地方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产业结构失衡了;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但资源消耗加大了,自然环境恶化了,群众的怨气增多了。如果继续沿用这样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无论从资源、环境的约束,还是从要素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来看,都将难以为继。

    (二)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使命感不强烈

    “十二五”时期,河南将进入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的新阶段,进入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新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发展动力增大与调整压力加大并存、产业转移加快与竞争态势加剧并存、自身优势凸显与瓶颈约束趋紧并存、社会全面进步与民生诉求增多并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消除发展劣势,着力创造胜势,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全国和周边省市加快发展的逼人形势看不清,对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大好机遇抓不住,对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吃不透,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涵、思路、途径和措施弄不清。更有甚者,在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支配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愿意在发展上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缺少抢抓机遇的使命感。

    (三)在谋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缺乏深入研究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是贯彻落实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当前河南正处于发展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关口,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浮在上面,不愿意深入下去;习惯于文山会海,开会发文,不注重深入实际研究问题,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深入研究,缺少通盘考虑。

    (四)在驾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不按规律办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如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规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把握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规律;梯度推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高目的的规律等等。但在实践中,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思想和实践上都存在忽视规律、轻视规律、无视规律的问题;存在不知规律、不懂规律、不会运用规律的问题。不能把区域经济放在国民经济大体系中进行规划,不能根据产业规划和资源禀赋的需要推进结构调整,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转变、政府与市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工作不是为了做事,而是为了“作秀”,不是为了造福一方,而是为了“造势一时”,结果是“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拦路虎”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绊脚石”。

    (五)在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缺少坚定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改变落后的雄心壮志,是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思路和实干精神的前提。缺少了信念,政府的“自我革命”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行政体制改革就会徘徊不前;缺少了信念,政令将难以畅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必会成为常态;缺少了信念,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便会凌驾于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之上。信念的旗帜一旦倾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就将步履维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复杂矛盾和棘手难题畏首畏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缺乏穷追不舍的精神、克难攻坚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存在韧劲不强、狠劲不够、冲劲不足的问题。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信念,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和持续的韧劲。

    (六)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一个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从当前实践看,诸多因素制约着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出现不敢、不愿、不会创新的问题。不敢创新突出表现在:不敢追求突破,改革创新的魄力不够;不敢突出重点,有所作为的胆识不够;不敢剖析自己,自我否定的勇气不够。不愿创新突出表现在:不愿横向比较,见贤思齐的意愿不强;不愿改变现状,自我创新意愿不强,不愿自下而上,自主创新意愿不强。不会创新突出表现在:照搬照抄,简单模仿,貌似联想非创新,实则弄虚作假,以假乱真,欺上瞒下伪创新;主观独断,脱离群众,长官意志反创新。

    (七)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方式方法落后

    领导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能否高效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在督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着方式方法落后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刚刚部署完任务,就催着要进度,工作刚刚见效,就催着要经验。事事要求一把手负责,会会要求一把手参加,项项检查都要求一把手陪同。一些领导干部看似整天忙作一团,很累、很辛苦,工作推进却毫无头绪;只知道被动完成任务,不知道主动梳理思路;只纠缠于细节,不知道提升理念;缺乏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是“敲”不到点子上。

    (八)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体制机制不活

    体制机制的创新,能够催生领导方式的创新;领导方式的创新,又能在核心层面激活体制机制的创新。当前,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没有统筹发挥好,往往干预多、服务少,放活的办法少、管死的招数多,一些地方,行政审批环节和程序仍然繁琐,破解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制约的办法相对单一;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不审批、能够下放基层的不留在上边、能够交中介组织的不包揽、能够备案的不审核的服务机制还没有形成。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快速高效地推进工作的合力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显著,推动工作的责任制还不够明晰、不够具体,“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奖惩机制和用人导向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三、加快领导方式转变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和行业发展思路、发展举措的制定者、引领者和实施者。“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转得好、转得快,关键要靠领导干部去部署、去落实、去监督。领导方式转变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

    (一)要把领导方式转到抢抓机遇、顺势而谋,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上

    河南目前正处在加快转变、加快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河南的基本省情出发,从河南面临的产业转移、扩大内需以及后发优势等重大机遇出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从河南现在实际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出发,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危中求机、化危为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千方百计保持河南经济更好较快发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富民强省步伐。

    (二)要把领导方式转到增强忧患、应对挑战,保持清醒上

    “十一五”期间,河南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由1万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不足1400美元到突破3000美元,综合实力快速跨上新台阶。虽然速度、规模上去了,但同时,随着支撑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资源环境能力接近极限、投资高增长矛盾越来越尖锐,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使得河南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与问题更加凸显。以领导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和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多策并举,应对挑战,既要敢干,又要会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在破解难题中提升,在应对挑战中崛起。

    (三)要把领导方式转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上

    无论领导方式转变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必须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必须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和趋势,充分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找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切入点、结合点,加强研究探索转变规律,解放思想形成转变共识。通过积极认识新事物,找到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让转变始终遵循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开拓创新意识,把发展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创造出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思路,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执政水平。

    (四)要把领导方式转到围绕中心、准确站位,服务大局上

    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强化服务大局观念,做到跳出来看问题、做工作、想办法,要坚持把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河南发展实际与政策举措相结合,立足本职,放眼全局,积极主动地把工作放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大局中来认识、来思考、来运作,主动呼应、主动对接,准确定位、积极融入,摆正位置、发挥优势,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各方面力量。自觉把河南发展放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中去谋划,努力在为国家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实现河南更好更快发展。

    (五)要把领导方式转到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革创新上

    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领导方式创新到什么程度,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推进到什么程度。尤其是在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优、思路方法落后、体制机制不顺等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下,亟待破除“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大难题,墨守陈规行不通,简单照搬照抄也行不通。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以领导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础保障。要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作为解决河南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要把领导方式转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牢记责任使命上

    工作能不能干好、转变能不能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责任心强不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对党的事业要忠诚,理想信念要坚定,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常想自己身居何位、该干何事、应负何责,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上,把工夫下到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办好实事上,把责任落实到运作实事、体现在实效上,坚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的高度统一,尽职尽责,勇于担责,敢于问责。

    (七)要把领导方式转到注重运作、务实重干,坚持求实求效上

    在以领导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重在求实重在运作。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方法具体,目标具体,责任具体,才能化劣势为优势,变压力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较快发展,出效率,出效益,出成绩。实现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蓝图的过程,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具体,抓基层,抓基础,抓项目,坚持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干字当头,做字为先,着力推动“转变”、切实加快“转变”、实现有效“转变”,依靠扎实苦干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八)要把领导方式转到情系中原、心系百姓,着力民生民心上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更为紧迫,任务更为艰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城乡居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呼声越来越迫切。“以人为本”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方式转变更要坚持把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作为基本点,提升为民意识,突出为民发展,健全为民机制,树立为民形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每一位群众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从而形成民心齐聚、百业兴旺、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合法权益,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良好氛围、良好风气。

课题组简介:课题主持人:张锐、谷建全;课题组成员:完世伟、任晓莉、王玲杰(郑州4500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领导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