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绍生:学习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6-05-18    点击量:  1465   来源:中原智库网
【字体:
   5月18日下午,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会议。院长张占仓主持会议,纪委书记周立、副院长袁凯声出席会议并发言。我院部分专家学者到会学习并热烈讨论。
 
    以下是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卫绍生研究员发言摘要
  
  昨天晚上看了新闻,今天上午又在网上认真看了一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张院长刚才又给我们系统地解读了一遍。总体感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价值意义做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这一点刚才各位专家讲得比较多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点是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这里面提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光荣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这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过去大家可能觉得我们的研究不一定那么重要,觉得被轻视,被边缘化,甚至觉得我们的研究可有可无。其实在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三个使命是非常高的要求。立时代之潮头,是对我们社科研究高度的一个高要求,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然的话老是跟在后面做一些东西,肯定很难出大思想,出大理论。通古今之变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通过对古今变化的研究,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人类和未来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发思想之先声,这个要求也是很高的,我们平时做的工作可能是阐释的东西较多,或是解读的工作。如果是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理论家、思想家,一定也是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要发思想之先声,要在时代发展进程中能够发现这个时代所具有的最有规律性的东西,能够在大家还没有认识到这个规律的时候,去总结,去分析,去阐释,最后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引。
  
  要达到这个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社会科学研究如果不能落在实处,不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就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谓落在实处,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明确的一个导向和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次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其实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要做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的动力是什么。我们知道,哲学社会科学通常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就是研究人,研究社会,研究人的发展,研究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放弃了这一点或者偏离了这一点,我们的研究工作就很难达到总书记所要求的目标。
  
  第三点是总书记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构建什么样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习总书记讲到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刚才张院长讲到了,其他几个专家也讲到了,我就不再多说。
  
  第四点是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同时对怎么样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也提得非常明确。刚才张院长讲到了“六个要”,这实际是对党和政府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取得大发展,要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能够出大理论、大思想,出大的理论家、大思想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这“六个要”充分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个鲜明的支持态度,应该讲是非常全面的。我相信在这方面中央会出台有关促进或者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习总书记讲到的一些内容还要细化还,将来文件出台之后我们才能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有更多的遵循。
  
  第五点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讲话,归结点就是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对于我们院里来说,虽然各个学科不同,但都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河南省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理论上,在学科建设上,在话语体系上,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立贡献我们的力量。
  
  责任编辑:赵戈
  
  
    以下是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卫绍生研究员的发言视频。

   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Tg4NzQ3Mg==.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卫绍生:学习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