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慈:科研立命 文化兴邦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时常在想,人文社科研究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意义在哪里?从社科院的性质来看,人文社科的研究工作必定是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长远发展的,这是社科院作为党领导的学术机构最基本的使命。发展的基石是稳定,如同一个人行走,脚下无力就会踉踉跄跄,国家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会寸步难行。对于维护稳定,文化无疑是一剂无声却有力的良方,正所谓文化兴则国运兴,有了自信而繁荣的文化,外可刀剑不侵,内可治国安民。我想,社科院工作的实质,是在构建属于华夏民族的中国文化。
何为中国文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或许道尽一个时代的风韵,也不过是华冠上的玲珑点翠;京剧或许能唱尽从帝王将相到匹夫匹妇的人间悲欢,数百年浅短的历史却并不能将中国文化一以概之。细细推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符号,可以代表包容而深厚的中国文化,这也使我们明白,与其他文明体系不同,中国文化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代表,她不是符号性的、偶像性的,她是沉浸式的,如同江流浸润沃野,你说不清道不尽却自有体会。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在特定时代的文化符号一直在变,而其核心不变,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囊括了中国人立身处世、与人交往的必要品质,它构成一种民族性格,封存在我们的血液里。今天,我们时常生活在对中国文化式微的担忧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浪潮涌来,使得文化阵地上旗帜招展。实际上,中国文化之于现在的年轻人,正好比水和鱼,鱼在水中,或许会被岸旁的贝壳吸引,但并不能说鱼不热爱水、不需要水,我想我们需要唤醒的也正是青年人的这一点认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其实都有一片中国文化的海洋,平和而畅快,温柔而波涛汹涌。
将中国文化具象化,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国文化既是雕梁画栋也是一草一木,既是诗词曲赋也是围炉闲话,正所谓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并不是在象牙塔中坐而论道,这四十年来,我院的专家学者们一直细致地观察着社会的发展,并致力于将其与过往的历史连成一脉,以历史照亮当下,从当下洞见未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审视。我们在思考,河南文化该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中国文化该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
河南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河南的风土人情其实是最原汁原味中国模样。可以说,河南文化兴,则中国文化不衰。正是过往的这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由于地理因素,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失去了优先权,当滨海城市迅速的崛起,河南的经济地位在逐步的下滑,以致于精英层流失,河南文化陷入低谷期。河南文化一定是与中国文化共命运的,寻找河南文化的出路,也正是为中国文化寻觅未来。因此,我院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绝对的担当精神,立足河南、研究河南、服务河南,助推中原的崛起,助力中国文化再次繁荣。
我们致力于构建的文化体系,是服务于现实、全面而深入的。纵观四十年来我院的智库成果,一篇篇学术文章绝不是将沉寂一隅的连篇空话,其力透纸背的无一不是关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这是一个知识浓度极高的平台,更是一个道德关怀至上的地方,上百位研究学者,不遗余力地构建着河南“智库”,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恳切的口中讲述着河南故事,辛勤的笔底书写着百姓文章。他们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更有关怀民生疾苦的热忱,他们甘当社会的“牛虻”,以扫除弊病、一针见血为己任,他们又是辛勤的“蜜蜂”,从历史的伤口中酿出蜜来。他们更在时代中追求文化的创新运用,如何转型,如何改良,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命题。他们相信知识分子的价值,更相信文化可以兴邦。好的文化可以掰碎了揉进人心里,又能时时刻刻再一次凝聚,无论是面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发展自己的未来,文化都是我们最珍贵的武器。
今年,我院迎来了发展建设的第四十个年头,对于一个人而言,这是积累阅历之后冲谦自牧的年龄,也是脚力正健、自信而沉稳的大好岁月。我们面前的未来,谁都无法确定是康庄大道还是荆棘之路,但我们相信,知识分子是坚强的,是将踏过一切迎接真理的。衷心地祝愿我院在未来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取得更伟大的硕果。这是河山之幸、民生之幸,更是河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之幸!
(作者单位:社会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