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生动力得到激发、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经济支撑日益牢固、环境保障逐步改善、文明乡风健康向上、文明程度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其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突出短板,“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水平依然不平衡不协调。因此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和整体要求,规划设计好具体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战斗堡垒
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力。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将政治强、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人吸收到基层组织中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考评监督制度。强化农村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把党组织建在生产链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实施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培训工程。加强农民夜校、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采取集中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准提能”培训。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风。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按照“互联网+党建”模式,深化“双强双带”和“双联双促”活动的开展。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有计划地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献爱心、党员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关系。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矛盾的本领、真抓敢管的水平。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文化建设能力,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内涵,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
(二)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基础
一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全面落实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联席制度。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细化责任与任务的具体清单、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
二是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提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能力水平。通过理论宣讲直通车、互联网、广播电视、微信平台、文化墙、曲艺歌舞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是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将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权威而通俗化解读,将“党心”与“民心”连通好。大力扶持文艺演出团体,着力培养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传承人,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切实把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肃清网络空间,不断增强主流文化的覆盖广度和力度。
四是依法治理非法宗教,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落实宗教工作责任制,实行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网格化管理。将反非法宗教宣传教育和宗教中国化宣传有机结合,建立完善反邪教网络系统,取缔非法宗教组织,对于参与邪教活动的当事人给予处罚处理、教育转化。严格控制和管理外来捐资助学活动,加强舆情监控,完善舆情研判与应急处理机制。
(三)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
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挖掘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大力弘扬良好家训家规家风,建立善行功德馆,弘扬孝道善行义举。积极组建传统民俗特色的宣传队、秧歌队、小剧团、农民兴趣协会等自主性文化组织,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二是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精神风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选树新乡贤活动。创建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镇、省级文明村镇、市级文明村镇,开展各个层面的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经常性地借助农民夜校、道德讲堂、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平台,举办“我们的节日”“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实现农村和谐有序。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在“三治”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员,村民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是完善乡村道德约束机制,重塑农村文明风尚。加强信用道德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道德约束机制。建立乡村评价组织,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制定村规民约、乡村诚信道德规范等评判标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对农村道德建设进行引导与监督,鼓励农村社会树立舆论监督意识,提高自身监督能力,发挥好典型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磅礴之力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振农村发展精神动力。深入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髓与道德价值,倡导尊师重教、乡邻和睦、勤俭节约的乡风文明。积极借助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引导农民群众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实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工程,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打造出高识别度的中原乡村文化标识。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与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大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财政投入,实施“互联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发乡村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通过各类平台免费或优惠向公众提供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等服务。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戏下乡”“送欢乐进基层”“全民阅读”等活动,倡导社会力量捐建或自建公共文化设施。
三是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构建精神文明外部环境。保留乡村文化韵味与地域风情,积极培育以乡愁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示范村,构建“线上有亮点、点上有特色、面上全改善、全面大提升”的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格局。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庭院”行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乡村,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四是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支撑。借助先进科技加快推进历史文化村落建设与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以乡村自然风光、历史村落、民俗风情、家宅文化等作为发展要素,打造出高新特文旅品牌。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服饰配饰、文化节日、婚俗礼仪、传统工艺、民间文学等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升级与创造性转化,助推乡村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民俗文化体验与传统节庆的创新性发展。
(五)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进步伐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志。以主流媒体包括党报党刊、党政信息网站、新媒体为平台,以开设专栏、发送图片、刊发消息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展示新形象。采用标语牌、宣传栏、横幅、墙体标语、户外公益广告等方式,全视野、高密度进行宣传,对一些存在“等、靠、要”思想和发展信心不强的贫困户,不断进行教育、宣传与鼓励。
二是选树先进宣传经验,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元。向农民群众宣传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与成功经验,培养“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等理念。选树一批工作有方法、踏实肯干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典型,引导和具体帮扶贫困群众。借助主流媒体,曝光一批负面典型。在认真提炼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创作多种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引导农民树立信心和决心。
三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扶智。对症下药、精准培训、靶向治疗、授人以渔,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模式的转变。借助乡村课堂等学习培训载体,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的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将农民群众的生活引至健康文明轨道。增强科技文化和信息渠道建设,转变农民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不断增强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现代意识。
四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筑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手工产业、康养产业、生态艺术、众创空间、节庆会展等方面积极拓展,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制造业等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以创意驱动资源转化与产品的增值,广泛建设和利用各类文化交流平台、数字新媒体技术,组织开放新型的文化娱乐项目。注意讲好村落文化故事,让故事传播产业品牌,实现产业品牌质的飞跃。
(六)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新时代文明乡风
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倡导文明礼俗。完善移风易俗的体制机制,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尤其是婚丧习俗、殡葬改革方面的政策解读引导,大力宣传在移风易俗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争做文明新风带头人。加强舆情监测,强化媒体责任,深化舆论引导。
二是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时代新风。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依法惩治等手段,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党员率先垂范,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于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要加强批评、教育、处理,以优良的党风促进移风易俗工作。教育引导感召农民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遵德守礼、增强文明认同、共同参与文明活动,维护公共秩序。
三是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文明风尚。健全完善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流程、规定、标准,树立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组织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成立村委会文明劝导队、村委会志愿服务队,认真排除摸清全村情况,引导和监督村民风俗行为。
四是开展专项治理,打造首善之区。将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纳入日常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员、公职人员带头破陋习、树新风,制定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向组织报备程序,严格控制规模标准。对问题集中、突出的重点地区,易发多发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靶向”监督,针对婚丧品市场、殡葬服务车辆进行专项整治。
(七)强化乡村人才振兴,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机活力
一是制定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确保精神文明建设人才落到实处。完善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全面规划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和数量,突出培养重要人才、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引进和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创新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有效。完善人才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人才引进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支持各类文化人才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选择返乡在文旅产业方面进行自主创业的青年,要在办公场地租用、税收、贷款、水电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及减免。
三是搭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空间。加强城乡、区域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创业平台,建立涉农产业与文化资源整合长效机制,挖掘多种人文资源。鼓励高校与企业在农村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整合创建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备、创新条件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乡村的古厝、旧仓库、传统文化小镇等资源,改造建成一批新型众创、文创空间。
四是优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不断优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促进城市优秀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培训,深化农村文化人才对乡村的认知,培养乡村情怀。不断树立尊重人才的价值导向,优化乡村人才服务工作,为乡村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让其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项目,重大项目,编号19A10
课题负责人:闫德亮
课题组成员:李 娟 杨旭东 姬亚楠 张冬宁 刘兰兰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