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借鉴古代黄河治理中的生态保护理念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千年忧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黄河儿女在同黄河水患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治黄智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保护理念,为人类治理与保护江河提供了鲜活的现实借鉴。
河清海晏的仁政理想。黄河流经土质松软的黄土高原,沿途有渭水、汾水、洛水等河流相汇,自河南孟津向东进入华北平原后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宋元以降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河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因此,治理黄河是历代治国兴邦的重要政务,黄河安澜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面对洪水泛滥给人们生存生活造成的严重威胁,尧起先派出鲧去治水,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传统方法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忧心民生的尧帝只好又“举舜而敷治焉”,舜采取分类施策的举措。一是“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慝”,二是让“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取得了“九川既疏,九泽既陂,诸夏乂安,功施乎三代”的丰功伟绩。大禹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既满足了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又巩固了尧舜政权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为其子启在河洛地区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大禹治水的史前传说,还是唐代诗人郑锡诗中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或是薛逢所说的“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都昭示着古代人民期盼天下太平的仁政理想。
敬天爱民的民本思想。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密布,分支众多,自然变迁,同归渤海,史称禹河,也即是战国以前的古黄河。据《尚书·禹贡》记载,禹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生存有密切关系,如《诗经》中既有“河水清且涟漪”(《魏风·伐檀》)的描述,又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小雅·白华》)的记载。从考古发现来看,为了应对生活水源的逐渐枯竭,或者为了避开黄河水患的侵扰,商代都城在豫北地区的古黄河两岸曾有过多次迁徙。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二年,泾水、洛水、渭水三川大震,黄河沿岸阴阳失衡、异象丛生,导致原塞水竭。周大夫伯阳甫认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鉴于“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的历史教训,发出了“周将亡矣”的预言与感慨,表现了敬天爱民的忧患意识。另据史料记载,宋代黄河下游“夏秋霖潦,百川众流所会,不免决溢之忧”。为改变“黄河之患,终宋之世,迄无宁岁”的状况,北宋朝廷“谨力役而重水患”,委派了专门治河的官吏,并下诏沿河各州县“除准旧制种艺桑枣外,委长吏课民别树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仍案户籍高下,定为五等”,“有司所以备河者,亦益工矣”,体现出生养万物的民本思想。
除害兴利的辩证思维。战国时期,黄河下游的韩、赵、魏、齐、燕等诸侯国为图国富民强,竞相开展筑堤填淤、开发黄河之举。《汉书·沟洫志》在述及贾让的治河之策时有这样的记载:“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竟。”魏国兴建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开掘鸿沟运河,修筑黄河西岸的堤防。齐国位于黄河以东,地势低平,除修筑距离大河25里的堤防外,还兴建了汶水、漯水灌区以及济淄运河工程。韩国为使秦国无暇东顾,遂行“疲秦”之计,命水工郑国劝说秦国开凿泾水以兴修水利工程。秦王发现后怒而欲杀之,郑国以“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为由辩解,成功地说服了秦王,最终兴建成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的郑国渠。隋炀帝杨广前前后后用时六年修建而成的大运河,因耗费数百万民力而为时人所诟病。但这条北到涿郡、南达余杭、西至洛阳的千里运河,却给后人带来莫大的便利,正印证了“在隋则害,在唐则利”的辩证思想。唐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写道:“夫垂后以德者,当时逸而后时美。垂后以功者,当时劳而后时利”,至于导致其利害的深层原因,则在于主政者的治理理念。所以,“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唐人“不劳一夫之荷畚,一卒之凿险,而先功巍巍,得非天假暴隋,成我大利哉!”其《汴河怀古》(其二)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则以新颖通变的辩证思维,充分肯定了隋朝开凿大运河之举足以与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提并论。
因势利导的治河理念。如何保护黄河、治理黄河、开发黄河、利用黄河,是古往今来治水功臣们一以贯之的共同思路,不同之处仅在于具体的治河理念各有千秋。上古大禹治水,因地制宜;始皇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西汉大兴水利,调兵垦田;刘彻坐镇黄河,修筑宣防;贾让治河三策,宽河行洪;王景绝水立门,修渠筑堤;曹魏实行屯田,沟通江淮;开皇生养万物,利益兆人;元代贾鲁治河,疏塞并举;潘季驯以堤束水,以水攻沙;靳辅萧规曹随,维系黄河安流,都是古人治河的成功范例。而宋人李纲在《论都城积水第二疏》中提出的治水“六事”,即“一曰治其源,二曰弱其势,三曰固河防,四曰恤民隐,五曰省烦费,六曰广储蓄”,则生动地表现出古人深谋远虑、追本溯源、因势利导的生态保护理念。这种生态理念是古人留下的敬重生命、爱护环境、珍视资源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09月21日)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