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编者按: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赓续厚植培铸民族根脉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带动了岭南文化的腾飞。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沿江的开放,使长江文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今天,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确立,黄河文化的再次勃兴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产水平、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
黄河文化具有丰富内涵
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黄河文化包括今天黄河干流流经的九省区,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四川、山西、山东。而黄河在历史上改道频繁,干流曾流经的区域范围更为广大,广义的黄河文化还应包括北京、天津两市以及安徽、江苏两省。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难以从单一向度总结其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从考古学文化、区域文化和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从考古学文化上看,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最为发达。由于绵绵黄河水的滋养,肥沃黄土的承载,加以适宜的气候,黄河流域非常适宜人类生存,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文化见证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展现中华民族迈向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黄河文化可分为上游的萨拉乌苏文化、水洞沟古文化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跨越中下游的西侯度文化、蓝田文化、大荔文化、匼河文化、丁村文化、灵井许昌人文化遗存等旧石器时代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下游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
从区域文化上看,以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最为厚重。黄河文化包括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陇右文化、河套文化,黄河中游的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大约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胚胎在华夏大地各处萌生,恰如“满天星斗”,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中原腹心河洛一带,文明的胚胎在适宜的环境中得以萌芽、抽枝、开花,呈向心结构的中华文明的“重瓣花朵”,凭借中原地区花心的不断绽放而得以盛开,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独领风骚。
从文化属性上看,以农耕文化最为灿烂。黄河文化包括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丝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九曲黄河,蜿蜒万余里,把流经地区的各种样态的文化串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养成了安土重迁、敬天法祖、家国同构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范式,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中华文脉,生成了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涵养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方面的中华人文精神,磨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从而形成了灿烂辉煌、磅礴有力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呈现多元特征
黄河文化从时间上看,历经数千年,绵远悠久;从空间上看,横跨数千公里,壮阔宏大;从内涵上看,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黄河文化有连续性、根源性、正统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特征。
黄河文化具有连续性的特征,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在世界四大“大河文明”中,只有黄河文化不曾断流。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文化序列一直没有中断,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中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一直进入夏商周时代,谱系连贯,一脉相承。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黄河文化一直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文明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主线一直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之间的碰撞、交争、互通、融合。黄河文化正是靠自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强大力量,实现与异域文化之间的融合,终能传承赓续、不曾断绝。
黄河文化具有根源性的特征,她是木之根本,水之渊薮。中华文明发祥于斯,中华民族发源于斯,中华元典文化发轫于斯。黄河首先是一条文化之河,正是基于黄河母亲的哺育、黄淮大平原的承载,在中国诸多区域文化中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率先进入文明社会。在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原始文化一脉相承;城市、文字、礼仪性建筑、青铜器等要素文明闪烁;夏、商、周三代文明薪火相传;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中华元典文化交相辉映;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与佛教文化代有芳华;夸父追日、河图洛书、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隐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人文始祖、姓氏根亲、历史名人,搏动着中华民族蓬勃血脉;汉赋、唐诗、宋词,书写了不尽文学华章。这些林林总总的中华文明元素,其根源均深植于黄河文化之中。
黄河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她是黄钟大吕,风华绝代。古史传说时代的黄帝都有熊、颛顼都帝丘、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阳城,夏、商、周三代亦均居于河洛之间,可以说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在中华文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占据主流地位,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北宋及此前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时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相继成为都城,这一时期历代都城一直在黄河沿线的横轴上左右移动,黄河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势。政治文明决定了国家的治乱兴衰,宗法观念奠定了超稳定的社会基础,礼乐制度规定了社会各阶层的位次秩序,儒家思想指导了人们的行为规范。黄河文化彰显的是一种国家文化。
黄河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黄河文化以其博大的气势,宽广的心胸,融汇外来,吞吐万有,形成一个富于包容性的开放系统。一方面,她南与长江文化长期相向而行,互相碰撞、相互吸纳,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文明要素,并最终进入文明社会,形成文明国家;北与草原文化长期碰撞、相互融合,不断融入新鲜血液,纳入新生基因,丰富中华文明。另一方面,通过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西方文化互通有无,与东南亚各国广泛交流,向外传播中华文明,向内输入域外文明成果。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的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像黄河水长流不息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黄河文化因与周边文化和异域文化和谐共生、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东亚文化圈的主体文化。
黄河文化具有创新性特征,她与时俱进,老树新枝。无论是文献记载的伏羲氏作网罟、神农氏制耒耜、嫘祖始蚕丝,还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的大量石质农具、农作物标本,每一项农耕文化的创新成就都是黄河文化的结晶。巩义双槐树、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神木石峁古城、襄汾陶寺古城,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以及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每一处古城址都记录着黄河文化都城建设的巨大成就。从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发现最早的契刻符号,到安阳殷墟出土中国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从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到李斯规范书写“小篆”“书同文”,到许慎编写出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再到活字印刷术和宋体字的发明和使用,汉字文明的每一步创造创新都发生在黄河流域。从“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八卦,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儒家、道家这两个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的创立,到法、墨、纵横、杂家等诸子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内蕴和重要精神内核均孕育萌生于黄河文化之中。天文历法、青铜铸造、冶铁、陶瓷、中医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尤其是代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成就的“四大发明”,都是由黄河文化孕育创造的。黄河文化是历史上很多中国文明元素的原创平台,并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在今天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9月21日)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