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一起学 | 陈东辉:汲取“千万工程”重要经验 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

2023-07-17    点击量:  1764   来源:《河南日报 顶端新闻》   作者:陈东辉
【字体:

陈东辉.jpg



编者按

浙江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顶端新闻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策划推出“主题教育一起学”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系列理论文章,解读“千万工程”在我国“三农”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及科学指导,探索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河南如何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切实转化为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陈东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万工程”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积累了可资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为村民算好共富账、民生账、生态账三本“幸福账”。图为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幸福广场夜景。图源:浙江省委宣传部

加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施“千万工程”,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二十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党组织在推动“千万工程”中的领导功能,建立起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为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必须立足实际创造性学习“千万工程”关于强化党的领导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创造性地对乡村有效治理进行了积极探索,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方面仍然存着不少问题。一些是党组织自身建设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少领导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一些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问题,乡村治理主体间缺少协作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乡村振兴的治理合力。

党组织是乡村治理各主体的领导核心,决定着乡村治理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农村考察指导,对加强基层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农村党组织建设,还是乡村治理,都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着眼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关键要素

学习“千万工程”关于强化党的领导的重要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这个体系有哪些基本元素构成。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一元领导、多元主体的组织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的组织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包括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要根据这些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过程中乡村治理主体间发生关系的一般规律,着力健全党组织一元领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其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运行机制体系。解决好乡村治理组织体系问题后,这些主体在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以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这就是运行机制问题。要建立健全基层各级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领导机制,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导机制,村民自治组织发挥治理主体作用的治理机制,村民监督组织发挥监督作用的监督机制,农村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参与机制,农村经济组织发挥支撑作用的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其三,乡村治理的方式方法体系。自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础。乡村治理的主体是村民,要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党组织领导下提升村民自治的效果。德治是乡村治理的方向。要加强乡风民风建设,注重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形成向善向好的村规民约和相扶相持的良好风尚。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保障。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在乡村形成遵纪守法的风尚,为乡村治理有效提供牢不可破的法制后盾。智治是乡村治理的手段。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要统筹好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种治理方式,使其有机融合,形成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

多方发力建设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激发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三,优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党组织对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引领机制,建立各级各方面力量整合机制、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群众参与治理机制。

第四,实现政府管理与乡村自治的有效衔接,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治理力量的互动与统合,实现党组织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结合,把党的领导融入村民自治体制,形成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各主体协同共建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

第五,注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精神的培育,建立村民、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机制。

第六,将乡规民约置于法治理念之下,用法治思维解决纷争,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第七,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治功能,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探索乡村智治新模式,打通数字中国的“最后一公里”。

专家名片

陈东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尾部.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题教育一起学 |  陈东辉:汲取“千万工程”重要经验 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