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政法
-
马建新:改革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思想纵横)
2024-08-28 -
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1-03-25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遵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部署安排,真正做到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下功夫见成效。
-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意义
2021-03-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提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而且指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把牢党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
2021-03-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
以高质量平台建设推动高质量党性教育
2021-01-1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河南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立足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三学院三基地”等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阵地作用,深入开展高质量、全覆盖的党性教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中不断巩固升华理想信念、扛稳扛牢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跟党走,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
以法治思维助推治理现代化
2021-01-1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思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条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环节,因而具有重要的治理现代化功能。深刻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这一功能,对实现“十四五”
-
育先机开新局 走在前更出彩
2020-12-30近日,河南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审议河南省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安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就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
强化知识产权有效供给
2020-12-14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的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有效供给是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河南要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强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供给,更好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中国建设
2020-12-0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和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
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020-12-02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发展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用法治定规矩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2020-12-02在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0-11-20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县级以上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律遵循,是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迈出的坚实一步,对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0-10-30作为国家治理基石,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我们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引。
-
在实践中找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方式
2020-10-17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意味着在现代条件下将善治的本质发挥出来,而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善治的体现。从理论上揭示自治、法治、德治的本质,厘清三者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找到三者的结合方式,使之成为制度化、体制化的治理结构,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的关键。
-
完善“三治结合” 构建治理新格局
2020-10-17“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与基本保障。为达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对传统“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提升,在构建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治理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三治结合”夯实乡村振兴治理基础
2020-10-17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新形势下,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必须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这就要以深化自治实践稳固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和维系乡村自治历史传统,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法治规约礼治衰退下的乡村利益多元,增强新形势下民众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建设法治乡村;以德治润化人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意涵,夯实社会善治的思想基础。
-
创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路径
2020-10-1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基层治理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实践,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持续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0-10-15近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情怀、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习近平在多篇讲话和文章中都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时代我们党要践行初心使命,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时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
着力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2020-10-14实践证明,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应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与法治运行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法治保障。
-
发动群众: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制胜法宝
2020-09-30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经过长途跋涉,冲破重重险阻,成功进入大别山地区。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等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把发动群众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并对如何发动群众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化解了远离后方作战和不适应新环境等难题和挑战,成功实现“站稳脚跟”的战略目标。
-
发挥民法典基础性法律作用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020-09-25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我国民法制度迎来了“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是一部规范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类型、设立、权利义务及市场交易规则等做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构建公开透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