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政法
-
王承哲:以思想解放新境界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2024-10-15 -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伟力 扎实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1-06-01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全面系统学习百年党史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接续奋斗的艰辛,深刻感受到百年伟业中蕴含着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智慧。
-
【党史我来讲】省社会科学院包世琦: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
2021-05-27 -
以法治评估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2021-04-22法治评估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估报告是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实践理论成果的重要载体。法治评估为法治建设确立目标,不但是一种法治的推进机制,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法治评估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助推着法治中国建设。
-
筑牢安全屏障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2021-04-12自古以来,平安既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殷切企盼,也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风险挑战、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
对历史虚无主义说不
2021-04-02“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据不完全统计,仅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28年间为革命牺牲的中共党员就有370多万人。
-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1-03-25黄河安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兹念兹的使命担当。治理开发黄河,让黄河长久安澜,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的历史,是艰苦卓绝、奠基立业、开辟未来的历史。
-
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1-03-25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遵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部署安排,真正做到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下功夫见成效。
-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意义
2021-03-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提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而且指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把牢党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
2021-03-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
以高质量平台建设推动高质量党性教育
2021-01-1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河南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立足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三学院三基地”等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阵地作用,深入开展高质量、全覆盖的党性教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中不断巩固升华理想信念、扛稳扛牢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跟党走,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
以法治思维助推治理现代化
2021-01-1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思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条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环节,因而具有重要的治理现代化功能。深刻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这一功能,对实现“十四五”
-
育先机开新局 走在前更出彩
2020-12-30近日,河南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审议河南省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安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就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
强化知识产权有效供给
2020-12-14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的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有效供给是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河南要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强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供给,更好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中国建设
2020-12-0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和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
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020-12-02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发展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用法治定规矩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2020-12-02在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0-11-20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县级以上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律遵循,是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迈出的坚实一步,对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0-10-30作为国家治理基石,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我们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引。
-
在实践中找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方式
2020-10-17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意味着在现代条件下将善治的本质发挥出来,而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善治的体现。从理论上揭示自治、法治、德治的本质,厘清三者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找到三者的结合方式,使之成为制度化、体制化的治理结构,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的关键。
-
完善“三治结合” 构建治理新格局
2020-10-17“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与基本保障。为达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对传统“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提升,在构建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治理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