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推进河南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2015-04-08近年来,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的框架下,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产业集聚区的全面发展。但是,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和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产业转移的实际效果。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更加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在谈到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时提出,推行专业化、产业链、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新模
-
推动﹃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
2015-03-04拓展金融、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破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瓶颈制约,是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谢伏瞻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随着河南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豫军已经具备了协同服务河南省地方发展的良好基础,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对于推动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创新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城镇化、三大战略等为切入点,提高金融豫军协同服务效率,推动全省地方发展迈入新台阶。 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金融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
-
河南应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5-03-04建筑业是河南的传统优势产业,税收贡献多、就业容量大,牵动多行业发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不但可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河南支柱产业,培育出新型建筑产业队伍,还可以为缓解我省钢铁等建筑材料产能过剩压力做出贡献。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是迫切需要 当前,传统建筑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发展危机和市场竞争压力。首先是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倒逼的压力。传统建筑业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建筑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而欧盟国家达到50%。特别是近年来施工现场
-
努力培育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服务产业
2015-03-04《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把服务业打造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谢伏瞻省长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决策。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的精神,努力培育一批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服务产业。 培育和发展服务业的现实意义 加快服务业发展符合世界产业演进的趋势。从世界产业演进轨迹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重心逐渐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最终三
-
完世伟:以高成长服务业为引擎应对经济新常态
2014-11-12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服务业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新常态是对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规律认识,也代表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新趋势;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省正处于攻坚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发展为引擎应对经济新常态,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
-
卫绍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4-11-05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讲话鲜明地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澄清了一些人对文艺工作的模糊认识,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上和创作上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就
-
万银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大而深刻的转变
2014-11-03本报记者温小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万银峰表示,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意味着我国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出炉之前,人们较为熟悉的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字之差,内涵大不同。万银峰说,法律体系是由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静态的制度体系,而法治体系则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完整的体系,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
-
杨兰桥:大力开创河南区域发展新局面
2014-10-08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以下简称三个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河南答卷。坚持三个总的战略谋划,就要积极谋划河南区域发展新思路、新战略,大力开创河南区域发展新局面。 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呈现出发展新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长江中游经济带的战略谋划,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后进位国家级,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依托大江大河和交通干线,发挥航空、高铁等综合带动效应,中央和地方正合力构建国内与国外、
-
阎德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总”的战略谋划上来
2014-09-19三个总的战略谋划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导下形成的,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河南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要把学习省委提出的战略谋划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真正领会和把握战略谋划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的河南声音 河南省委提出三个总的战略谋划,首先是顺应了一亿河南人民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期待,顺应了河南加快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河南省委提出这一战略谋划的深厚社会基础。 近年来,河南省
-
陈明星: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机遇
2014-09-17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中提出,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完善总方略,就是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五大基础之一就是信息网络。对于完善信息网络系统,郭庚茂同志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抢占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这对新时期加快推进河南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要抢占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大力发展与航空经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紧密关联的大数据这一新业态新模式,为未来发展培育后续竞争力。 大数
-
谷建全: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重在抓住关键环节
2014-08-22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战略谋划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是这一战略谋划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发展思路,又是工作方法。对加快河南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喻新安:理论思维和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
2014-07-10何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与机制创新》一书评析 近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是中央高层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从中央高层的决策部署看,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六部分明确要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从理论探讨看,一些专家学者出版了专著,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
-
陈东辉:时代呼唤『和』文化
2014-06-04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用凝炼的语言将中国和文化首次概括为四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准确把握四观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打造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儒、释、道三家都从不同侧面做出过阐释。在道家看来,天就是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和反思
2014-04-11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发展潜力活力、民生幸福、发展持续性、发展外向度、科技创新,以及农业基础能力等角度,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实证手段,进行分析评价反思,以期发掘优势与差距存在的内在源泉因素,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闫德民:向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
2014-03-12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全面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在部署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强化问题导向,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要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这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 坚
-
关于“富强”作为首选价值与周全德对话
2014-03-06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人的共同梦想 河南日报记者贺新: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观价值观的第一项内容,您认为其核心意义是什么? 周全德:富强,顾名思义,就是富民强国。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中华民族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然而,自鸦片战争失败签订第一个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西方列强一次
-
谷建全:我省GDP增速虽然下调仍属高速增长
2014-01-21预期目标定9%以上,虽然是个位数,但仍属于高速增长,在全国来讲,属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这是我省在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首次将预期增速下调到个位数。 我们是后发赶超的省份,保持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谷建全说,这与我省的基本省情相符,也与我们现阶段的发展任务相吻合。因为河南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每年就要保持9.02%的增速,如果保持不了这个速度,到2020年,河南就不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谷建全介绍,从去年的情况看,GDP的增长为9%左右,仅是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达到了143万,
-
万银锋: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从严治党
2013-12-26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他同时还就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
-
课题组:准确把握我省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013-11-07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是我省的一个基本省情。摒弃传统落后的土地资源利用观念,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应该成为我省今后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突破土地资源瓶颈、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一项关键举措。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前提是准确把握其基本特征,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低丘缓坡,一般是指海拔不超过300米或者相对海拔不超过200米,坡度在25以下的丘陵或坡地(具体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作出科学的
-
课题组: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向低丘缓坡要土地
2013-10-24今后1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国家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的空间越来越受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短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不平衡等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不减少耕地的前提下,突破土地要素瓶颈,为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开发和利用我省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 一、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向低丘缓坡要土地的必要性 就河南目前的情况来看,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