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
-
王玲杰:推动文旅融合创新 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4-05-14 -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12-11经过八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是要全力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
构建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
2020-12-0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明确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平台、发展重点和重大举措。
-
拓展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途径
2020-11-2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当前,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目标,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途径。
-
挖潜赋能 加快发展银发经济
2020-11-20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形势和科学把握人口老龄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强调“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
优化营商环境是扩大双向开放的助推剂
2020-11-14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活动和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各类风险可能仍将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是应对疫情直接冲击、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实现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
-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创新动能的活力源
2020-11-14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节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打造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催化剂,着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创新之树聚木成林,让创新之花结丰硕之果,为实现“六稳”“六保”目标聚力赋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撑。
-
优化营商环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试金石
2020-11-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率,激励技术进步,增加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优化营商环境是稳定实体经济的定盘星
2020-11-14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旨在稳住经济基本盘。其中,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持续巩固,经济发展呈稳定转好态势,但国际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实体经济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0-11-0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清楚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力点。
-
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趋势
2020-11-0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四五”及其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需要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发展趋势。
-
提升农民农村的精神风貌
2020-11-0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的一点是,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升农民农村的精神风貌。
-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0-11-0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必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为全面小康筑牢“三农”人才根基
2020-10-26“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对“三农”人才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三农”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应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深刻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加快筑牢“三农”人才根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 强化城乡共建共享
2020-10-2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基础设施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加快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必然需求。
-
夯实全面小康粮食安全基础
2020-10-26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压舱石”,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正是得益于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库存充足、供给稳定,再次证明了“民安重在粮安”。
-
积极探索相对贫困长效治理体系
2020-10-26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正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按照目前进度,我们必定能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宏伟目标。但是,在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以后,并不意味着贫困就从此消除了,我们还将长期面临相对贫困的问题。
-
以“三农”发展助推实现全面小康
2020-10-26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领域,并明确了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不仅反映了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思维、新论断、新举措,也为解决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指明了方向。
-
普惠金融创新弥补农村金融短板
2020-10-26发展普惠金融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普惠金融落实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
-
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在稳外贸中的作用
2020-10-16在全球经济数字化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发展的当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新引擎。我省长期面临服务贸易规模较小、结构不优等难题,因此,急需重视和发挥服务贸易在稳外贸中的作用,挖掘服务贸易发展空间,从而实现我省外贸市场和规模的持续扩大。
-
聚焦黄河国家战略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2020-09-0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突出困难和挑战,先天性问题与后天性问题叠加,表象性问题和根子性问题交织,艰巨性、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